项目的任务是把北京一座1958年的老厂房,改造为Lens的总部办公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空间。60年历史的建筑称不上古老,但有其性格,三角形木屋架具有充分利用材料力学性能的建构特征(抗压杆为木,受拉构件为钢索),体现了工业建筑的朴素美学,以及1950年代的时代感。
改造项目是处理时间,新旧的并置呈现出时间的张力——具体体现在空间尺度与材料两个层面。在空间上,原有的大空间被切割,营造出不同尺度的空间,作为原本大尺度空间里重要元素的屋顶,其被感知的方式由全景式转为片段化,由此产生了屋顶和人的距离感。
在材料上,新建部分使用钢板,钢板的精确性服务于几何形体的抽象性,而其锈迹的斑驳感在物质性层面又与老建筑形成对话。
空间组织主要处理公共(对外)和私密(对内)两部分的关系,中轴线上的图书馆是公共区域向私密区域的延伸,它成为一种邀请,希望籍此实现内外的互动。空间划分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个的独立空间,成为空间中的空间,每个空间因尺度、比例与光线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。
办公区
中心图书馆高耸向上,联接天与地,呈现垂直性和上升感,塑造了具有精神性的书的殿堂;两侧的办公区以不同的空间尺度和氛围来回应各自的环境特性。南向空间开放、阳光充足, 创造了鼓励交流和轻松的办公氛围。北向空间分两层,底层为会议区,上层为办公区。其尺度与光线形成亲近、私密与被包裹的空间感受。
书廊
墙上的窗洞因其深度形成龛室,成为个人或两三人可以独处的私密空间。展厅为方形,各方向同质,旋转门打开时呈现水平性,流动的展厅,关闭时呈现垂直性,封闭的讲堂、会场,屋顶凸显出来;展厅为方形,其双重特质由旋转门的开合实现。
走廊
当旋转门打开时,展厅具有流动性,空间呈现出水平性。而当旋转门闭合时,屋顶再次被拉入人们视线,空间呈现出垂直性,新旧的关系在纵向空间中被感知。此时封闭的空间也拥有了讲堂、会场功能。
立面洞口的改造基于内部每个局部空间的场所特质需要,南向空间上原有的高窗被封死,自然光从下方新开的窗口进入。光线只集中于人的活动范围,而使屋顶幽暗、深远。 窗的设计实现视觉与功能使用相分离的状态。 洞口成为纯粹的景框,以强化空间的原始感。尺度、比例、光线、材料共同作用,完成了这一历史工业空间向当代文化场所的转化。
(原标题: 1960年代老厂房的朴素工业美学 | Lens北京总部 )